当前位置:首页 > 解梦 > 正文

跟着名师去读书 | 孩子的将来在远方

简介↑ 点击上方“现代教育报”即可关注我们 毕飞宇先生是著名作家、南京大学教授、矛盾文学奖获得者,是一座高峰。这篇读后感不是从文学的...

↑ 点击上方“现代教育报”即可关注我们

毕飞宇先生是著名作家、南京大学教授、矛盾文学奖获得者,是一座高峰。这篇读后感不是从文学的脚下来仰视,而是领悟其中的教育意蕴,这是我作为一名教师的“天性”。

跟着名师去读书 | 孩子的将来在远方

亲近自然 走进生活

我手中的这本《苏北少年“堂吉诃德”》是由明天出版社出版的。从题目中就猜出地点是苏北之地,时间是少年之时,主人公是一个堂吉诃德式的少年。本书首先从衣食住行开始,然后介绍了“那时玩过的东西”,“我和动物们”的亲昵,对手艺人劳动的观看,描绘了“大地”上的劳作、色彩和声音,记录了在童年情境中内心的“标志性建筑”,最后写下了难忘的“几个人”,这就是毕飞宇先生童年和少年时代可感、可视、可亲的生活世界,锻造了“一个黑色的、皮包骨头的、壮怀激烈的少年,他是年少的、远东的堂吉诃德,他的敌人是那些高挑的芦苇,他的心中充满了没有来路的正义。”

生活世界有孩子价值观念、道德品质、思维方式、情感态度、行为习惯的参照物、投射物、中介物,比如毕飞宇在许多小说都描写过手电筒,“是它让我的童年和少年变得非同一般。”他还写道,“在天与地之间,我,缓缓地抬起了我的胳膊——这是一个标准的少年英雄梦,一个标准的红色中国的少年英雄梦。”“如果你的启蒙老师是大自然,你的一生都将幸运。”这个自然世界、人的世界、生活世界给飘荡在网络上的少年们开出一个处方:亲近自然,走进生活,跨越崇高,不要沉湎于虚拟的、绚丽的、魔幻的“想象世界”,这也是一种认知偏差和选择偏差。

给“内卷”开出一剂良方

我们再看书中所呈现的心理之光,上边的认知偏差是一种,积极的正向强化也是一种。毕飞宇先生写道:“在我的童年时代,我喜欢听父亲和别人聊天。父亲的话不多,却总是说得恰到好处。我有一个不成熟的看法,孩子的一生其实就在父亲的嘴里,尤其是男孩。父亲在无意间不停地强化什么,孩子最后就真的成了什么。”所以现代的父母先要去掉喋喋不休的唠叨、磨叽,去掉自己的纠结。这些“心理”不是教科书式的概念论述、照本宣科的说教,而是随着故事、情境、形象具体的应用呈现,可知、可学、可行。

童年的记忆以潜意识的形态影响着成年后的思与行(精神分析观点)。毕飞宇说:“我的童年是在等待中度过的,我的少年也是在等待中度过的……一次又一次的失望让我拥有了无与伦比的忍受力。我的早熟一定与我的等待和失望有关。在等待的过程中,你内心的内容在疯狂地生长。每一天你都是空虚的,但每一天你都不空虚。”毕飞宇先生的苏北之地是广阔的,他从杨家庄到陆王村到中堡镇再到兴化县城一直漂泊,但他很“满意”,“只是要经历它们,感受它们,看它们,听它们,抚摸它们。”“漂。漂啊漂。漂过来漂过去,有一样东西在我的血液里反而根深蒂固了:远方。”这不就是给“内卷”开出的一剂良方吗?

勇敢地去追寻远方

王蒙先生说,读一点带劲儿的书,有嚼头。《苏北少年“堂吉诃德”》就是这样的书。“天下从来没有两头都甜的甘蔗”,“胆怯其实正式愚昧最大的温床”,“在巨大的惯性之中,你只要加上那么一点点的力量,它前行的姿态就保持住了。问题是,你不能停,一停下来你就再也无能为力了”“在水上行路的人都有水一样的耐心”……我断章地摘录这些句子,也是想引起大家自己去思考,这些哲理可悟,可信,可启,在苦难中、清贫中、无助中不会迷茫和焦虑,勇敢地去追寻堂吉诃德的远方、过客的远方。

总之,这是一部适合学生、家长、教师共同阅读的著作,看我干瘪和堆砌的感受不如投入到毕飞宇先生鲜活生动的常理、心理和哲理之中,它们熔为“一块铁板”。最后,再啰嗦一下,以书中的文字作为结尾:“这里头有生活的再现,更为重要的是,有关广阔和未知的热切与冥想。”

“我的将来也在远方。”

文字:闫伟(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水泥厂学校)

编辑:苏珊

编审:郝彬

终审:王宇

关注教育的人都在看

发表评论